盛景嘉成于志宏:“值得投”“投得进”的专精特新

发表时间:2022-06-29 14:22


图片

通过独立的思考、判断和决策,做少数派,盛景力求在多数人没有看透、没有看懂甚至没有关注的时候,率先找到行业里的“隐形冠军”。

作者 | 吴琼

来源 |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见到盛景嘉成管理合伙人于志宏时,他正和团队忙着筹备一只新基金,仍然坚持的是盛景“优势赛道领投强赋能+母基金合投优中选优”的直投逻辑。


将时间线拉回到2021年9月,即将设立北交所的消息一出,盛景网联董事长、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便前瞻性地洞察到这一利好,准备把专精特新赛道作为盛景未来主力的投资方向,计划通过设立一只专精特新基金来加速布局。


有了大的方向和策略,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位既要在这个领域深耕又要能快速融入盛景团队的基金负责人,彭志强当即想到了于志宏。


两个人的相识,还要追溯到2010年。当时盛景的中小企业培训咨询业务风生水起,也会定期举办一些项目路演活动。于志宏作为达晨的合伙人,时常受邀担任路演的投资人评审或课程讲师,对盛景有着深入的了解,对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有丰富的经验。


“过去我主要关注的是智能制造板块,现在看来,用‘专精特新’来形容吻合度更高一些。”于志宏表示,新的时代有新的叫法,但本质和内涵都是科技投资。


彭志强多次与于志宏进行行业赛道、商业模式方面的探讨,更让其坚定,于志宏就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那个人。2021年年9月底,彭志强找到于志宏,力邀他加入盛景。彼时,于志宏也正在关注着“专精特新”领域新的投资机会。


“和彭总聊了半个小时,从投资方向到投资逻辑,我们的想法高度一致。”十一假期还没有过完,于志宏就被拉进了盛景工作群,开始筹划设立专精特新基金。


01

再次瞄准时代机遇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鸣锣开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是北交所未来的重点服务对象。北交所横空出世,给了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也带动了一波硬科技和专精特新投资热潮。


从国家宏观趋势来看,过去一年,国家及各地政府先后发布多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比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曾发表文章《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大量民营企业要向‘专精特新’发展,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统一起来。”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提出远景性的描述,也指明了未来的投资方向和机会所在。


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关注到其中的投资机会,盛景便是其中之一。对盛景来说,投资专精特新正是其优势所在。


2007年至今,盛景一直致力于为中小企业赋能。早在新三板推出之际,盛景便先后推动上千家学员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也打磨出了一套面向中小企业独有的赋能方法论。随着北交所鸣锣开市,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企业中,13家是盛景的学员企业,占比高达16%,其中包括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盛景凭借此前新三板的积累,也成为北交所当之无愧的幕后赢家。


历经15年发展,盛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出色的投资成绩。“把盛景的能力和优势赛道结合起来,赋能企业内在价值的成长,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于志宏告诉本刊,在新的赛道,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讲究循序渐进。“在影响力和业绩回报上,我们要争取做到第一梯队,这是盛景对自己的要求。”


2022年,对于志宏带领的专精特新投资团队来说是能力提升年。“从投资经理到合伙人,都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把住项目质量关,通过投资业绩的不断显现,逐渐地把规模培养起来。”


经过紧锣密鼓地筹备,如今,盛景专精特新基金的基本盘已然具备,在盛景生态圈的加持下,也不乏优质的项目来源,目前已经有了七八个储备项目。


目前,盛景通过自主发掘、独立思考,关注“非共识”,已经投出了沃尔德、万里路桥、艺妙神州、德方纳米等一批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到底怎么投?用于志宏的话来说,一是要值得投,二是要投得进。


02

什么样的项目“值得投”?


对早期投资来说,赚的正是认知的钱。往往是那些多数人还没看懂、还不认可的投资,能够真正获得超额收益,这便是“非共识”。


“盛景力求在多数人没有看透、没有看懂、甚至没有关注的时候,依靠认知领先的优势去从容地投资决策。”于志宏介绍,投资专精特新,盛景将继续坚持配置适量资金在投早投小上面,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沃尔德正是盛景靠“非共识”锚定未来龙头的典型案例之一。


据于志宏回忆,当时有很多机构一起去看沃尔德这个项目,但是很多考察之后就放弃了,或是因为生产工厂不够“高大上”;或是因为考虑到产品小众,市场需求还不够明朗。


但在于志宏看来,“考察工厂,主要看它的核心产品和关键工艺。”


就产品和工艺来看,沃尔德的钻石刀轮技术具有全球领先优势,当时国际上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全球只有三家,在中国只此一家,是典型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并且还能在低于国外公司售价基础上满足切割要求,非常有竞争力。


而从研发能力来看,沃尔德创始人陈继锋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等离子体专业本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已经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了“超硬材料激光微纳米精密加工技术”“真空环境加工技术”“PCD超薄聚晶片及复合片精密研磨及镜面抛光技术”“自动化设备研制技术”四大类核心技术,其研发能力也不容小觑。


“我们投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能力,企业一定要有动态的研发能力。”于志宏表示。


经过一番考察,2011年7月,盛景成为沃尔德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随后达晨、启迪、分享等也参与了沃尔德的投资。


如今,沃尔德已经成为超高精密、高精密刀具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钻石刀轮、部分高精密切削刀具打破了国外一流厂商在行业内的垄断,实现了在高端加工领域的进口替代。


数据显示,由沃尔德生产的钻石刀轮在国内面板市场上占有率高达50%左右,国资TFT-LCD基板玻璃生产企业市占率接近100%。其全资子公司嘉兴沃尔德也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03

如何才能够“投得进”?



“能够投到好项目的前提是清楚自己的能力范畴。”在于志宏看来,投资人和企业之间,更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不仅投资人在选择项目时需要层层把关,企业也会多重考察选择真正能为自己赋能的伙伴。


“这就涉及到盛景优势赛道筛选和资源的整合。”于志宏告诉本刊,“在赛道的选择上,既要结合大势,也要结合自身的小环境,这样才能投出自己的特色。”


赛道的选择并非盲从市场上的风口,而是要结合盛景平台的优势和团队的专业背景,找到既能投进去,又能为其赋能的赛道。因此,投资专精特新,盛景仍将坚持“优势赛道领投强赋能+母基金合投优中选优”的直投逻辑。


一方面,对于自己的优势赛道,盛景会采用领投强赋能的投资逻辑。


仍以沃尔德为例,在迅速扩张与精益打磨的过程中,沃尔德也经历过迷茫时刻,曾一度将产品线扩展到8条,并配有不同的业务团队和技术人员。但是,这并没有为沃尔德带来业务增长,还一度陷入瓶颈。


盛景深入调研分析后,首先指导沃尔德做资产重组方案规划,并提供了一笔过桥资金快速帮助沃尔德完成了资产重组,同时推动盛景合作伙伴达晨、启迪、分享等共同投资。不仅如此,盛景团队还长期帮助沃尔德梳理业务,制定清晰的增长策略。


“沃尔德改变了过去迅速扩张的打法,将产品线聚焦在两个主要业务上,既收缩边缘业务,又能把更多精力投入产品制高点的研发中,也因此迎来快速增长期,现金流十分健康。”于志宏如是说。


过去,参加盛景培训的学员企业多数集中在制造业等传统型行业,盛景积累了大量的企业资源,同时也形成了对行业、对产业的深刻认知。因此,为沃尔德这样的优质项目赋能,正属于盛景的能力圈。


而针对盛景能力圈之外的优质项目,盛景的投资逻辑是母基金合投优中选优。盛景坚持精选全行业前1%、金字塔尖的顶级基金管理人,通过母基金合投的方式去覆盖那些前沿和颠覆性的技术,进行更为全面的布局,同时通过生态去赋能。


截至目前,盛景所投水下智能装备企业深之蓝、创新生物医药企业艺妙神州、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和制造商德方纳米等一批企业均已经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从“非共识”到成为共识,盛景正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判断和决策,在多数人没有看透、没有看懂甚至没有关注的时候,依靠认知领先的优势,从容地投资决策,最终找到行业里的“隐形冠军”。



分享到:
创业计划联系:bp@peakviewcapital.cn
扫描二维码
关注盛景嘉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