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嘉成王晓辉:每一次硬件基础设施的变革,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发表时间:2022-06-29 14:23 作者 | 吴琼 ▼ 科技投资,盛景一直在路上。 01 盛景底色 与时俱进 盛景对于科技的布局,并不发生在某一个节点。在盛景开始着手投资业务时,就一直以科技投资为己任,始终强调投资科技创新。 在王晓辉看来,从古至今,人类的基本刚需都围绕着衣食住行玩。唯一变化的,是科技,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满足人类刚需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变化、升级。而盛景要做的,就沿着科技发展的脉络,从中找到投资机会。 和市场上其他机构相比,盛景做科技投资还是有优势的。一方面,以培训咨询起家的的盛景,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积累了丰富的专家人脉和创投圈资源,通过庞大的朋友圈,王晓辉可以获取最新的科技动态,探讨新的发展方向。“盛景投出的深势科技、智齿科技等项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联系的。” 另一方面,盛景团队有着快速学习和深度研究能力,能够与时俱进,抓住新的趋势和机会。“我已经玩过七八次剧本杀了,不去玩几次,怎么了解剧本杀是怎么回事?哪种模式会赢?”王晓辉笑着说。 从IT行业走出来的盛景,天生就具有技术创新的特质,但王晓辉认为这只是盛景科技投资的基础DNA,“技术在不断迭代,模式、创业者都在变化,我们的核心还是与时俱进。” 正是因为盛景在行业中沉淀多年,并不断学习研究,才能具备对科技项目的前瞻性考量和预判能力,从而穿越周期,始终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2014年3月,盛景嘉成投资了锂电子电池材料研发和制造商德方纳米。彼时,新能源产业浪潮方兴未艾,动力市场上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竞争激烈。盛景认为,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低,但是安全性更高,且主要原材料不会受到国外的限制,因此潜力十足。 于是,盛景坚定地选择下注这个项目。现如今,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德方纳米已经成为磷酸铁锂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在2019年4月成功登陆深交所。磷酸铁锂电池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产量、销量、装机量三大方面都反超三元锂电池。 “站在未来,思考现在,我们也许不能百分百预测科技如何进步,但是能够看到大的趋势,然后去做布局,给它扶持,等它成长。”王晓辉说,盛景的优势,就是能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抓住投资机会,静待花开。 02 感知未来 下注底层技术 如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推进器,国家也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很早之前,盛景就关注到这一大机会,沿着数字化发展脉络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在未来5到10年之内,数字化和信息化依然是大趋势。”王晓辉笃定地说。 智齿科技其实就是盛景在这一领域代表性的投资案例。智齿科技做的是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全面的智能客服产品矩阵,提供贯穿客户体验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用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效率,助推数字基建建设。 事实上,盛景最初接触这个项目时,人工智能客服热度刚起,“2018年的时候,对人工智能客服这件事情,大家觉得还是比较难的。”王晓辉坦言,但是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经过对团队、行业应用等多个层面的调研,盛景认为智齿科技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商业化能力,都符合盛景的投资标准。 2018年4月,盛景嘉成参与了智齿科技B+轮融资,该轮融资也成为当时智能云客服市场最大的单笔融资。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一体化客户联络解决方案需求激增。作为行业唯一的一体化客户联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智齿科技也确实如同盛景当初预测一般,迎来爆发。 时至今日,智齿SaaS平台每年会发生4.5亿次会话,相当于为全国近1/3人口数量的用户提供了接待,同时并发人数为90万;每年约建立1.5亿通电话,相当于约全国1/10人口数量的用户与智齿呼叫系统建立过联络;每年服务器前后端的请求达6000多亿次,每秒客户发文字、语音进到智齿服务器的吞吐量达1.5G,相当于每一秒钟就有一部高清电影量级的请求和服务接入。 这些巨量级数字的背后,是智齿对大数据、人工智能、IM、NLP、ASR等智能技术的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技术应用的产业价值,帮助企业应对客户联络难题,跳出低价值竞争红海。 在王晓辉看来,区块链,同样是推动数字化进程的关键技术。“在未来,元宇宙从概念到落地,需要一整套的经济系统,而这个经济系统的构建就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撑。”2018年9月,一番调研后,盛景将标的锁定为链斯达克,并参与其A轮融资。目前,链斯达克已服务国内多家持牌机构,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事实上,在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前,盛景就在元宇宙的核心技术领域,映射、仿真、交互、决策、经济、监管乃至底层硬件等多个领域都做了布局,目前这些项目的发展都不错。 远不止于此,盛景的科技投资版图中还包括保险大数据风控服务商栈略数据、跨模态智能搜索引擎和内容管理平台人民中科、分子模拟平台深势科技、VR/AR交互技术公司凌宇智控、扩展现实影像技术研发商迈吉克和中科深智等。对盛景而言,每一次硬件基础设施的变革,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王晓辉也是盛景嘉成文娱消费基金的负责人,关于文娱和消费项目的选择,也少不了有关科技含量的衡量标准。“我更加偏重于文化/消费加科技的项目,在科技爆发的年代,科技本身也是文娱/消费项目的护城河。” 03 偏爱早期 挖掘企业内在价值 风起于清萍之末。在盛景看来,早期的科技项目,更符合盛景的投资逻辑。 如今,盛景已经构建了独特的早期科技项目投资逻辑。 “我们更愿意看到更多更新的东西。”王晓辉解释,“盛景是坚持投资企业内在价值成长的机构,我们希望找到值得花精力研究、学习的方向,然后进一步找到好的团队。” 越是早期的项目,能看懂的人就越少,而且这个行业里的领军企业还没有那么成熟。反过来,就要求机构看得更透,更有前瞻性,这样才敢在这里面加大投资,用产业研究能力去进行赋能投资。 谈及对早期科技项目的选择,王晓辉表示,“其实很简单,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人,又做成了对的事,这件事就成了。”深势科技就是这样一个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代表性案例。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下,为了离科学家更近,王晓辉时常出现在各类前沿科技比赛、论坛上。谈起与深势科技的最初接触,王晓辉记忆犹新,“在大数据研究院三周年活动上,创始人张林峰汇报了这个项目。”事实上,在此之前,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院士就向王晓辉提起过这个项目。通过把机器学习、科学计算和高性能计算三大工具结合起来,相比于传统的量子力学计算工具,在相同精度前提下,深势科技极大地提升了物理方程的求解效率,从而极大地拓展人类使用计算机模拟客观物理世界的能力。 “简单来说,以前需要做成千上万个实验才能得出结果,通过这项技术只需要十几次就可以,大大缩小了初筛的范围。”王晓辉解释道。 经过认真分析和内部讨论,盛景投资团队一致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尽管找到了正确的赛道,但一群刚创业的学生行不行? 彼时,深势科技的项目还没有完成落地,仍处在理论阶段。创始人张林峰和孙伟杰都是北大的学生,而且孙伟杰并非技术出身,“一开始我们还担心他们一个没有工作经验,一个不懂前沿技术。”但是接触下来发现,这个年轻团队的组合非常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创业思维。 一个企业创始人的心智,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首先,这个团队既志向远大又非常务实,学习能力非常强,内部的例会机制、沟通机制都十分完善,一有问题可以立即商讨、改进,对接的资源也可以很快落地,不停地与时俱进;其次,团队内部非常齐心,执行力非常强,共同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并且团队氛围很好,积极向上、努力、虚心,我们觉得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团队。” 通过长期与深势团队的沟通,盛景最终选择对深势科技进行投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目前,深势科技已在18个月内连续完成了四轮融资,估值从最初的1亿人民币涨到4亿美元。 04 帮忙不添乱 伴其成长 提到赋能,王晓辉笑称,“那些都是顺手的事。”事实上,长期深入到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当中,造就了盛景在科技领域投资的天然优势。 一方面,盛景搭建了强大的GP生态,盛景母基金投资了国内外70多家知名天使投资机构和VC,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化创新母基金之一,在被投企业融资时能为其搭桥。同时,盛景的LP资源也可以为被投企业在扩张营销等方面帮上忙,不仅可以为被投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也可以提供客户资源。 另一方面,基于盛景多年培训赋能经验和积累,通过把有相关产业背景的人聚集起来,共用资源,激发合作。“比如独角兽训练营,我们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些培训,让这些创业者和这个领域的领头企业进行友好的交流,包括战略、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 投资后,盛景则是“帮忙不添乱”,不对企业做太多干预,只在适当的时候给出一些正确的建议。“好的团队,你不用太管他。第一,他会极度自律;第二,他说的事情都能做到。你要做的就是他需要你帮忙的时候,帮他找到合适的资源。” 过去,曾有被投项目找到王晓辉,希望盛景能帮忙对接一些政府资源。但是王晓辉一方面指出,该项目做的是To C的生意,对接政府资源做的则是To G的生意,与该团队调性不符,让他认真考虑;同时,王晓辉也在积极提出解决办法,为其介绍盛景的LP,为其提供合适的资源。 2022年,是盛景的关键一年,新的阶段也将开启。谈及未来,王晓辉表示,“科技这个事儿,很难去说非要怎么布局,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双眼睛在观察,未来这些技术应该能起来,应该会对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那我们就去布局。”在当前能源转型、国产替代的环境下,新能源、芯片、数字化、生命科学等领域都蕴藏着许多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沿着这几条主线,盛景将继续重仓科技投资,“科技爆发的时代,跟着干就行了!” |